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刚参加完大学毕业设计导师的婚礼,正准备回去工作的城市上班,在等高铁的闲暇时间去了一趟附近的猫咪咖啡馆。店家会在店里面放几本书,供无聊的客人阅读。我随手拿起了这本放在我旁边的《见识》,在等车的几个小时里很快的翻阅了一半,作出了买下这本书的决定。
跟之前的所有读书分享文章一样,我只会提到书中的部分内容,有些内容甚至会带有我自己的主观阅读感受,如果需要更好的了解原书,建议购买。
[music:432509483]
[TOC]
概要
我认为吴军的这本《见识》是一本碎碎念型的书,书中有很多作者自身的对于生活的看法,这些零碎的看法被整理到了书中多个不同的章节中。其实细读起来,书中零散的点和章节的主题关联不是特别的大。所以我喜欢使用我自己的理解来重新整理这些观点,相信你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可以跟我一样按照自己的归类方式归类作者的观点。
人生总是在“命”和“运”两条线之间徘徊
越长大越会发现很多自己之前曾今很渴望的东西已经得到了,另外一些渴望的东西……已经变得遥不可及了。长大的过程把很多原本不确定的事情都慢慢确定了下来。于是发现——自己无论多么努力,似乎都得不到社会的进一步认可;相反,如果按部就班地做事情,好像也坏不到哪里去。
这就是命!!
社会存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分层金字塔,金字塔维持着社会的稳定,这个金字塔当然不会过几年就自动推倒重来,所以我们充其量只能在金字塔上下几层进行挪动,如果很努力,顶多也就向前提升10层。
虽然我们通常会抱怨社会阶层固化,但是往下的通道永远是非常宽的,只要稍微不努力或者多抱怨几句,就能往下走几层;相反,往上的通道即使再宽,往上走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从最低下的10层上升到前10层,不是一辈子能完成的事情,它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伟大的变化总是逐渐发生的。阳光融化坚冰的过程不是暴烈的,但是它确实在发挥作用。
对于婚姻的投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投资
一旦婚姻投资得当,你的事业也将随之达到高峰。假如把婚姻视为儿戏,草率决定,随之而来的惩罚将是离婚、精神痛苦,以及存款金额的锐减。
好吧,其实我看到这个标题更希望吴军说的投资应该是投资自己,真是没有想到!
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找到一个好的配偶和投资自己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婚姻关系的影响是可以跨代的,一段不好的婚姻关系可能影响下一代对于世界的认识和行为,父母的不成熟就通过行为习惯和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书中给了一些建议男生和如何找到恰当的婚姻,这个话题说来话长了,以至于我可能会在另外一本书的分享中提到,这里权当起个头,不展开。
婚姻更多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一大家子一起掺和的事情。我跟一些朋友交流过,我这个观点似乎与大多数人相左。我始终认为(也是作者的观点),夫妻关系要优于亲子关系,而后才是双方父母。这不是一个听不听话孝不孝顺的问题。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对于双方父母,对于我们的下一代,都是这个道理。父母双方家庭可以有建议权,但是我们还是要独立作出决定。幸福来自于自身的感受,不会因为家庭的祝福或者诅咒而改变。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人身上
基因的局限让你我都很难同事交往超过150个人。相当于又150个名额,分配给一辈子见到的这么多人。名额都是昂贵的,如果有幸拥有十分要好的闺蜜或者兄弟,那么你们将是比起几千万分之150的幸运儿,是不是想想就令人高兴。
对于这些珍贵的名额自然不能随便分配。我在读大一的时候突发奇想根据游戏的装备属性把珍贵的名额分成如下几个等级,现在看来也是怪好玩的。
- L —— 另一半(一个名额)
- S —— 长期聊得来,并且互相掌管秘密(10个以下的名额)
- A —— 共同经历较多,相处很愉快。
- B —— 印象较好,可以进一步了解。
- C —— 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代考究。
- D —— 此生不愿相逢
排除掉L级这个bug之后,人数基本是正态分布。我一般不会将没见过面的人纳入C或者一下,所以刚刚认识我的人基本会放在B级。对于等级的调整我自己操作起来也比较随缘,但是有一点我特别在意,就是不能放鸽子。放鸽子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特殊情况都会降一级。
我的投资观念
我算是半个商学院出身的人,于是很喜欢在这些关于钱的方面班门弄斧,一般认识我久一点的朋友就清楚了。基于谨慎性原则我不会强行灌输我的思路,以下内容可以权当个笑话看。
放弃战胜平均回报的幻想。巴菲特的赌注了解一下。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内,连专业的投资者都几乎不可能战胜平均收益。书中给出了具体数据:
在美国,65%的基金当年的回报率要低于标准普尔50指数;5年回报率和10年回报率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基金,比例更是高达79%和81%。
能够获得平均收益已经战胜了81%的专业投资机构,如果还要幻想超过更多,那我只能祝你幸运了。所以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Bilibili里面一个提倡自己可以通过某种技术分析来频繁操作的up,我老感觉他们在传播歪理。昂,我总是这么认为。
相信已经可以从上面的引用中找到跟上平均回报的方法,在中国市场也有这样的产品。我们需要做的是选择并坚持一个能够代表市场平均回报的投资组合。
我的最后一个观念:敬畏市场,尊重规则。风险提示总是写在最后。以免有些人看了上面的内容就开始头脑发热,幻想自己财物自由的生活。市场并不是谁的印钞机,所有的资本利得归根到底都是风险溢酬。风险意味着可能有损失,所以我劝你别把上面的信息当成是发财之路,对市场始终抱有敬畏之心。
尾声
这种知识点很少,又能找到几个特别启发的观点来深究的书,非常适合在工作之余看。看的时候可以拿出自己感兴趣的观点跟作者进行探讨,挺有意思。
在这篇文章成稿的时候,吴军最近又出了一本《格局》。我在书店粗略的翻阅了一下,应该也是跟这本《见识》差不多的画风。
不过这种观点性的东西,还是控制看的量,注重观点的实践和反思,不然得到的就是一堆看似人人都懂的理论,并不是什么大智慧。